筒绘红绿彩少狮,簇拥着宝石蓝彩的太狮,色彩的视觉冲击,更令五狮清新俊逸,情深似海。题识“太师少保。江西喻兴记,书于珠山。花押朱文印”。底款“顺洲文氏”。此帽筒是清末民初精品。
狮子形象最早出现于古代埃及、巴比伦和波斯的艺术品中,由波斯传人印度,公元四世纪左右随印度佛教的传人而进入中国。然而,进入中国后,其形象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当狮子形象被采用为佛教寺庙的守卫石像时,被加入了中国宠物狗的一些特征,一改凶神恶煞的自然形态,变得活泼可爱、憨态可掬了,这与欧洲流传的狮子形象明显不同。欧洲在明末清初大量进口中国瓷器,其中有一部分绘制着代表欧洲王室、团体、家族等的徽章,称为纹章瓷,上面绘制有大量欧洲狮纹图样。我们从中国外销欧洲的瓷器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欧洲狮子纹的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