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口,简腹,腹壁六个镂空海棠孔描金彩。腹绘黄彩太狮张嘴扬颈,绿色渲染双眼,黑眸传神,四爪强劲有力,神态盛气凌人,体现盛世之朝的霸气和神威。少狮呈摇头摆尾状。所谓“黄彩狮子”是指矾红中黄气十足,红色色阶较浅而偏黄色,故行内称之为黄狮子。清代初期的矾红为天然矿物原料,价贵及提炼不纯,烧造后呈现出多色阶、多层次感的黄色。民国初多为化学颜料或略加矿物原料,研磨细、工艺标准、呈色稳定,烧后器物多呈矾红色。这也是断代和鉴赏的依据之一。题识“大师少保。戊戌仲夏月,善琴氏。花押朱地白文印”,底款“大清同治年制”。
徐善琴,是晚清名噪一时的浅绛彩瓷画名家,名韵仙,字善琴,号长庚,作品活跃于光绪十四(1888)年至光绪三十一(1905)年。人物、山水、花鸟、狮子俱精,山水师承元云林山人倪瓒,秀力疏淡功力极深,师法陈老莲、改琦。名款有徐善琴、善琴氏、韵仙、长庚氏、撑山外史、筱泉外史等,轩室号有吟香馆舍、长庚室、长庚陋室、松竹轩、武林徐长庚、珠山之清致室等。此帽筒与官臣意欲飞黄腾达,珠联璧合、一脉相承,是徐善琴戊戌(1898)年所作的绝国殊俗的狮纹精品。